猪扒好吃还是鸡扒好吃?
这问题问的,就好像是在问猪肉和鸡肉哪个更好吃一样~ 当然不同部位的肉,口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常吃的猪瘦肉,里脊、外脊、后腿、前腿等,因为含瘦肉量大,肌纤维短而呈粒状,味道鲜美,又分咸水肉(海水养殖)和淡水肉(长江流域)两种,肉质都很好;但如果是五花肉、夹心肉这些部位,口感就很差,做成了红烧肉也只能是肥腻腻的一坨。
同样的道理,猪的肩胛骨位置,有脆骨和肉相连的一块块肋骨,俗称小排,这一块口感是最好最鲜嫩的,用来煎烤再适合不过了;但是要是用里面的肋条或者胸脯肉,做成糖醋排骨或粉蒸肉,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这个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要区分情况来讨论才行!不过无论是什么肉,做法得当、调料合理,一般都是很好吃的~ 拿猪扒来说吧,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大块的猪扒,也叫猪颈肉或猪头肉,这个部分的肉油脂丰富,用来油炸或者烘烤,味道相当不错;另一个则是猪胸部的肉,用盐腌好后蒸制而成,这个是菠萝火腿肉,很受欢迎的下饭菜。
猪肉的氨基酸比例较牛肉更接近人体需求,所以易被人体吸收。同时,猪肉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副食品,其价格一直很低,所以才导致了营养的片面性。实际上,猪身上也有不少营养冠于牛羊的区域。
猪肉和鸡肉哪个更有营养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畜禽肉类中蛋白质含量平均在20%左右,含量是相当的,而且氨基酸构成基本接近人体模式,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所以从营养学角度讲,畜禽肉类中蛋白质的优劣差别不大,而是根据人体的总膳食结构来区别优劣的。
中国人历来是粮食为主、动物性食品为副食的膳食模式,而西方国家则恰恰相反,所以在中国人蛋白质来源中动物性食品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属于优质蛋白质源,但是在西方国家,蛋白质来源动物性食品的比例过高,谷类摄入不足,因此优质蛋白质对他们来说属于劣质蛋白质,他们需要改变的是膳食结构。
目前,中国人畜肉类的摄入量为23克/1000千卡,达不到供给量标准,按中国人均摄入1400千卡计算,每天人均畜肉摄入量应在30.8克,摄入量还应有所增长。但是,其中猪肉却占据绝对的多数,其他动物性食品摄入量和种类都不多。因此从这点讲,猪肉仍属于优质蛋白质源。但由于猪肉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考虑,大量摄入猪内脏,会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而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因此,建议动物性食品摄入总量应加大,即多吃些鱼、禽蛋类,同时减少猪肉的摄入,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