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虾好吃吗?
花腰虾是台湾高雄市特产,属海虾类。因其背部有像“花彩似的脊椎骨”而得名。又名斑节虾、螳螂虾、鬼虾、皮皮虾等。外形与虾相似,但体形较大,雌性体长可达260毫米以上; 雄性较小,体重一般为数两,最大可达1斤半左右。头部、胸部长着许多细小而突出的黑色刺状突起物。胸部有五对步足(第四对变为螯)。颜色多变,有绿色、墨色和茶褐色等。
花腰虾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36%、脂肪7.5%、碳水化合物5.3%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元素。特别是富含牛磺酸,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其含有比较丰富的微量元素碘,对于甲状腺的功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常吃些花腰虾对身体有很好的补益效果。除了鲜食外,还可以腌制或酱制后食用。其中,以辣椒、姜汁浸泡后的花腰虾最为可口。
由于花腰虾个体大,容易成熟且营养含量丰富,很适合做儿童的营养餐。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花腰虾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不能多吃,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更要少吃,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花腰虾壳薄,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很鲜美的水产品,它的壳薄,肉嫩味鲜,营养丰富,被专家誉为“虾王”,2009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花鮰鱼是食肉类淡水鱼,是目前池塘主养虾的优良混养鱼类,不但能吞食池塘中的野杂鱼和其它敌害生物,还能清除池底残饵,起到改善水质,增加产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等作用。
1 基本情况
水库座落在荆州市监利县朱河镇石庙村境内,距朱河镇6km,周围绿树葱茂,环境安静,1986年修筑而成,现有库容量400多万m3,长年有效水面600多亩。2005年冬,笔者投资对水库进行了全库底清淤,全库消了毒,在水库进、出水口建了防逃防害设施。
2 渔业管理情况
自2006年春开始,水库开始养鱼,笔者与武汉东海水产科技公司签定长期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采取边学习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的办法,每年都在上一年的经验基础上加以改进养殖,通过近3年来的不断总结改进,在大水面主养花腰虾、池塘混养花鮰鱼的养殖模式日趋完善和成熟,产量和效益逐年不断提高,每亩产值从2006年的4186元提高到2008年的6458元,增长54%;亩平纯利从2006年的1749元增收到2008年的2728元,增长56%。目前该水库已成为湖北省荆州市最大的花腰虾生产基地。养殖模式主要采取深水水库大水面主养花腰虾,浅水池塘混养花鮰鱼和花腰虾的立体养殖模式,具体技术如下。
3 水库大水面主养花腰虾
3.1 放养
3.1.1 优质种1月上旬干塘精选野生亲虾,选择体长6~8㎝、体重8~15克、无病无伤,腹大、无软壳的亲虾作种,雌:雄=2~4:1。每667㎡水深5米以上的深水处一次性放养60~100kg。
3.1.2 豪猪肚篓子苗放养5月中下旬,每667㎡大水面一次性放养2厘米以上篓子苗(豪猪肚)50~60kg或长2cm以上幼虾80~120㎏。
3.2 饵料。以鲜鱼糜、杂鱼鲜、腐殖底泥、人工颗粒饲料为食。1月下旬至3月上旬以人工喂养为主,每5天左右每100kg亲虾投喂鲜鱼15kg(切成鱼糜)和谷花5kg,1次/天;15天内吃完亲虾池边腐殖底泥后补施腐殖底泥3cm厚,每隔15天施1次,促进亲虾性腺发育;3月中旬至5月中旬以天然饲料为主,每7天投喂1次麸皮(5kg/100kg亲虾)即可;5月中下旬篓子苗放养后,每隔10天人工施肥1次,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为主促进幼虾快速生长,施肥量:每667㎡可一次施人畜禽粪30~50kg或谷花5~10kg。
3.3 管理。在3月下旬,根据水库地形和水位等条件,采取围深1.5~2米内塘,池边四周开挖2条2米宽,0.8~1米深的环沟(每667㎡开挖5条),池底保持0.4米厚的腐殖质泥土,每隔15天左右将内塘和环沟的水抽入深水区,使天然饵料生物均匀分布在深水区(此法可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12月底干塘留深水区,在池塘四周水温高的地方挖3*5*0.5平方米,内塘四周每隔50米挖一口2*4*1.5米的小池塘作暂养池(池底铺0.8米厚的腐殖质泥土),将亲虾移入池内保护越冬。
3.4 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