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平均毛利多少合适?
作为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指标,企业利润一般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等组成;而毛利则反映的是企业经营主要业务的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是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后利润。科学划分并合理确定毛利的范围及其内容,对做好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后的数字作为计算企
业盈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一些一次性或偶然性损失(如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的损失等)从“营业利润”中扣除,就可以得到企业的“营业外支出”,最后计算出企业的净利润。同时,根据“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科目的相关贷方发生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再加上利息支出,即可得出企业应缴所得额。
当然,在实务中为了便于填报财务报表,我们往往会将那些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支出去删除或是归集到一定项目下,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至各项业务成本中去。 而对于这些暂时性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制度文件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时,这种暂时性损失如果经常发生且数额较大,就应该将其计入资产减值准备,通过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予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