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员能炒股吗?

和会和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很多年前,我也是一个行业研究员,于是,被很多基民朋友亲切地称为“行业专家”。在我眼中,行业研究员是个很高的称谓,从事这个工作的人,都要懂得某某业务和某某业务的相关知识,要熟读并领悟很多本书,才能在调研的时候问出高超的问题,然后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总结该行业的投资要点,并在3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写成洋洋洒洒几十页的行研报告。

研究员写报告,是非常耗费心血的,于是,他们非常讨厌别人来干涉自己的工作。据我了解,很多研究员都不喜欢基金经理看自己的报告,因为他们非常喜欢在报告里夹带一些私货,那就是他非常看好某个行业,所以报告里只有正面消息,没有负面消息。如果你是一个没有资质的人,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就来看报告,而且还不识相地指出报告里的瑕疵和不对,他一定对你印象深刻,以后再也不会给你好脸色。

但是,不幸的是,我这个文章的主人公,并不是这么开朗,他非常讨厌别人的批评。记得他的那句话吗?不想上班。原因是因为他在自己负责的一个行业研究里,犯了基本的逻辑错误。有一个电冰箱的上下游行业,由于受到国外反倾销的影响,所有相关股票都受牵连,持续下跌了很长时间。而作为该行业研究员,他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一本正经认为这些公司没有问题。

当被一位资深基金研究员指出这个问题后,受到了剧烈的情绪打击,第二天一早就发邮件给那家基金的负责人,要求将其炒鱿鱼。那家基金在收到他的邮件后哭笑不得,如果每个研究员都这么敏感,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那么整个基金都会陷入混乱。最后为了平息他的怒气,基金负责人在把他报告里的错误修改后,给他发了封表扬信,信中承诺,以后有任何错误不会出现此类事件。

结果就是,他带着怒气离开了那家基金,而离开的那段时间,正是整个A股最疯狂的阶段,很多基金都乘着那波牛市的浪潮发了大财,如果他和他们一起走,恐怕也会有不错的收成。而因为他不愿上班的最终原因,是因为他的家人嘲笑他的行研报告写得像小学生写的。

这个结局,既好笑,又有点心酸,行研报告都写的像小学生,足以说明他的研究水平之浅。至于不愿意上班,是因为对研究员这个工作缺乏热爱,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评价,他不愿意继续工作。于是,他去了证券营业部,成了A股最危险的妖股研究员,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会让很多专业投资者损失惨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