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银行太多了?
是的,太多了! 中国目前有近千家银行分支机构,其中4163家为法人银行、9705家为支行和分理处(2018年末数据); 而且这些分支机构的数量还在快速增加中——今年前两个月就已经新增了108家和248家。
那么这近一千家的银行分支机构都是同一类银行吗? 不是的,中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可以分为5大类,分别是: 中行、建行、农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属于大型商业银行; 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12家商业银行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19家银行为城市商业银行; 北京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133家银行为农村商业银行(2015年以后新成立的银行全部定位为农村商业银行); 最后还有100多家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以及数百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和典当行等等。
这么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的业务是高度重叠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基础的部分。 那么为什么还要建立中国人民银行这个最高央行呢? 因为中央银行主要履行的是宏观调控和稳定货币价格的职责。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中央银行职责主要是三项: 发行货币、调控利率和调节供应量。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这三项职责的履行离不开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央银行。
发行:只有中央银行才能发行货币。 如果市场上出现大量的货币,很容易出现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发展;如果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不足,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制作用。因此合理的发行货币是我们做好宏观调控的关键。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一个统一发行的核心货币。
现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如何? 2018年M2的同比增长率为8.2%,而社会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了9%左右。这说明我们的货币政策还是很好的实现了目标。
另外我国是国际储备货币国,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贸易和投资渠道,所以我们可以自由的发放货币,而不必担心通胀或经济下行的风险。但是,我们每年会投放一定规模的基础货币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