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通过什么涨?
股价上涨是资金推动的,这是毋庸置疑。但什么是资金?谁决定了买入?谁又决定了卖出呢? 首先得弄清楚概念,市场中的资金指的是流动的资金,也就是当天成交的金额。那谁在决定买入和卖出呢?其实答案就是你在交易的那一刻你所想象的买者和卖者。
假如我想买入,我想象着有很多人看好它,所以它一定会上涨,于是我就买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然。在股市中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所持有的标的物价格会涨,但他真正希望的是自己的持仓成本低于市场的成交价。因为他一旦买入就希望它的市值能够涨上来。
那是不是我买了之后它自然就会涨了呢?也并不尽然。因为影响股价上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乏有我在里面的作用。比如当我认为股价会升的时候,我会在那一刻增加我的买入。而正是这一举动增加了这一时刻的资金流入,因而使得股价进一步上升。反过来,如果我买完之后就希望它跌,那么我就会在下一时刻出售来获得价差。这样一来,一方面我达到了我想要的价格,另一方面我又减少了市场上总的流通筹码,从而提高了市场的购买力,最后自然导致了股价的上涨。
所以说,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你的买入行为,而不是你主观上的猜测。当你没有买入或者你没有足够的理由去买时,无论你认为它有多么好的前景,它都不会上涨。只有当你准备好了入场券,它才会开始上涨。这就是股价上涨的本质!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只股票已经涨到天际,无论你多么看好它,只要你没买,那你就只能干看着它涨,而你却无法购买,因为你手中的东西不够。但你又会想,既然它都会涨,那我再多投入一点,于是你又加入了这个行列,加入到不断的买入当中。当然,这时你很可能不会买到最低点,但起码你已经买到了相对低位,小亏的概率并不大。
如果你不想成为失败者中的一员,那么你就要避免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 一是在股价上涨的途中接盘;二是等股价下跌再追高买入。 前者是你本来准备买10元的股票,结果它在7元的位置停止上涨,然后又调头向下,等你到8元的时候才刚刚补仓完毕。这种被动的买入方式往往导致你的资金使用效率低,还可能带来额外的损失。后者则是你本来打算在8元买进,结果它在9元的位置横盘整理。等你来到9元的时候,它反而下跌到8元了。这样的高买低卖肯定不是你期望的,也是要被极力规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