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穀,古今字通。《說文》:“豈,穀也。” 《爾雅·釋言》:“豈,穀也。” 《詩·大風·鴇羽》箋:“鵠,鳥屬;豈,鶴也。” 《楚辭·離騷》王逸注:“豈,鴻也。” 《史記·宋世家》:“康帝即位四年崩。太子佐立為昭公……十五年崩。共王即位十年,卒。時周幽王爲天子。” 裴駰集解引賈逵曰:“共,音恭。
1、“涴”字读音是[wò],左中右结构,部首为氵。 2、基本含义 [1]yùn,停留,拖延:迟滞。淤积。 《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注引张湛曰:“阰一作陂。” 洪兴祖补注:“《楚辞》本作‘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