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楼在西安哪一区?
西安鼓楼,地处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钟楼之间,是古城的另一大标志。西安鼓楼是明代建筑的,比北京鼓楼早一年,也是中国国内为数不多还保留在现代都市中的明代古楼。楼分三层,重檐歇山式顶,绿瓦粉柱,斗拱斗檐,庄重而不失俊逸。
西安鼓楼位于西安钟楼之北,与钟楼隔街而望,在街巷交叉处,原是钟楼旁鼓楼的地位较为显赫,因与钟楼毗邻,且同为用武之地,且楼高鼓厚,故名。
现在,已成为现代建筑的西安人民剧院。
西安鼓楼下有一匾,上书“声闻于天”,为明西安府知府王篆书写。此匾指唐代宫廷舞蹈《羯鼓录》。元时,著名诗人辛文房路过西安,写下《送客》一诗:到滴漏尽,倚仗向灯前。有人别酒尽,踏月过鼓楼。
1917年(民国六年)9月27日,西京督军兼省长陈树藩将原在西安鼓楼内的陕西督军署移至新城坊的陕西图书馆(今西安市第三中学),同时将原设在西安圣寿寺内的陕西省议会迁入原督军署,并将原督军署改为陕西省第五师范学校。1925年改陕西第二高级中学。1926年8月,在今钟鼓楼广场建碑亭,安放明思陵御碑(今已毁)。1934年8月迁至原杜城书院。1935年8月,由西安市政府接办,改名西安高级中学。1936年8月26日,改国立西北大学中学部,1937年8月独立建校,仍名西安市第三中学至今。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委员会兼西安军区司令部驻在鼓楼。1954年2月,武警西安市支队与西安市公安局合并,支队指挥部设在鼓楼。1956年5月1日,鼓楼开放为公厕。1966年8月24日,鼓楼遭强烈地震破坏,楼体开裂,雀替、斗拱跌地,瓦顶剥落,楼前木牌楼倒塌。1971年11月,解放军基建工程兵002指挥部与原西安第七建筑企业公司合并,称解放军西安建筑企业指挥部,指挥部设在鼓楼。
1974年,鼓楼被西安市革命委员会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9月1日,西安市鼓樓修复开工,次年4月竣工。同时成立西安市鼓樓管理处,市文化局领导,市财办供应楼房资金。1980年10月1日,鼓楼竣工落成,对外开放。11月25日正式对海内外游人开放。1986年,鼓楼被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列为重庆直辖市保护单位。
20世纪90年代初,鼓楼开始部分商业铺面。1994年6月24日,鼓楼房屋全部售与西安和平房地产开发公司。1996年8月26日,鼓楼修缮工程开工。11月15日竣工。1997年1月28日,鼓楼陈列馆开放。1997年12月27日,鼓楼古建筑修复工程通过省建委竣工验收。
2005年末,鼓楼前的明代石牌坊被偷,后又被发现置于西安北郊废营地上。2006年7月,在鼓楼广场举办“西安古城嘉年华”活动,将石牌坊安放回鼓楼广场。2006年12月,鼓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