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比赛如何计分?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国际象棋的子力数量远远大于其他棋类运动(比如围棋),所以使用相对分数来表述成绩不太合适. 在讨论国际象棋的成绩统计方法时,我们不得不引入另外一个概念-- 赢棋值(Wins Value). 简言之, 每局棋的赢棋值就是这盘棋的胜方所能期望得到的积分. 由数学家提出的Chess Zero算法中定义了三种情况下的赢棋值:
1. 直胜(Simple Win): 当且仅当甲的棋力是乙的两倍,且甲乙下同一盘棋,甲方最后必胜乙方,则甲的得分为2;乙的得分为0。
2. 和棋 (Draw) 当且仅当下棋双方所获的积分相同,均为1.5分。此时,无论之前胜负情况如何,和棋后双方战绩同为3比3.
3. 均等(Fair Play): 当且仅当双方的棋力不相上下(例如超一流选手与一流选手之间),且对局过程中精彩激烈,有如大师级对局表现,则均等情况下双方的得分都为1. 这时,即使此前已分出胜负,也通过和棋来恢复双方的战绩至3比3.
有了以上基础的定义后,接着就可以定义一整套的国际象棋成绩统计指标了 简单而言,就是要区分各棋手在各自水平组别的胜负情况. 国际象棋的水平组别划分并不是按照世界排名或等级分来确定的,而是以棋手的竞赛记录为基础,经过计算机算法分析得出的. 如果某个棋手与其它棋手下满了十盘棋,而全部获胜或者全部败北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胜率划分棋手所在的水平组别.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上述的赢棋值定义来计算每一盘棋的平均数值,并据此给每盘棋一个分数. 最后,将所有棋手下的所有对局综合起来,即可得出每个棋手总体成绩的数值. 这个计算过程可以用Excel来完成,非常简单易行. 我这里有一个Excel的样本数据供参考.
当然,如果仅仅依据上述算法,那国际象棋成绩统计就太无趣了. 所以我们要加入另一个因素——对手的实力. 根据之前提到的对手分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地判断出每一个棋手击败的各个组别的对手数目,并以此给予每一个胜利以不同的价值. 以中国女子棋手王琳娜为例,她的等级分排在世界第978位,根据计算机分组算法,她应该是属于第4级别(最高为第1级)的棋手. 而根据我的样本数据库,这个级别棋手击败第6级别的棋手才获得1个积分,击败第5级的棋手才加2分,以此类推。王琳娜击败了第2级和第3级的棋手,分别获利2分和1分。虽然总分数不高,但也足以让她跻身女棋手前十名之列。
对于失败的对局,同样可以根据对手实力给予相应的减分.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等级分到国际象棋成绩统计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