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的原因?
谢邀! 这个问题好,值得分享;而且我也深有感悟,因为前几天刚指导一个客户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投资组合。 先给出答案吧 建仓时机——市场恐慌指数达到峰值(恐慌指数越高,买入机会越好) 仓位控制——股票类资产占整体资产比例40%-60%,基金类资产占整体资产的30%-50% 资产分配——股票、基金各分一半,或7成股票+3成基金,或者相反 接下来具体讲讲为什么这样搭配。
1. 建仓要果断坚决 为什么要在恐慌指数达到峰值的时候买入呢? 因为这时市场的非理性跌势已经很明显了,很多优质个股的市盈率甚至已经低于银行利率,作为正常理智的投资人,应该很难拒绝这样的投资机会了吧? 但是这里要注意,在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也会出现暴跌,比如2015年的股灾和今年初的市场回调,这种极端情况也需要考虑在内。
2. 控制好仓位 既然我们是在恐慌指数较高的时候进场,那我们的仓位就不能太重,否则一旦再次下跌,我们的资金如果全部集中持股,就会面临较大的损失。而且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也能够有效降低持有的风险。 当然,这里的仓位控制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不同风格的投资者和不同的市场阶段,其仓位控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策略。比如在熊末牛初,我可能会建议客户加大仓位,而到了牛市中后期,则有可能减少仓位。
3. 优化资产配置 我们都知道,单一资产类别的组合是不科学的,比如如果所有资金都投资到某个股票上,那么一旦该股票大跌,你的投资就可能血本无归。同样,如果你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向房地产,而忽视其他资产的存在,那么你在楼市暴涨的情况下固然会赚得盘满钵满,但是在楼市调整时期,你也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合理的资产配置就是要让你投资中的“鸡蛋”不要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均匀地分布在各个篮子里面。 这里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贝塔(beta)系数。假设某只股票与沪深300的贝塔系数为1.5,说明当沪深300上涨1%时,该股票可能涨幅会达到1.5%。反之,当沪深300下跌1%时,该股票也可能跌幅会达到1.5%。显然,这样的选股结果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