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区有哪些景点?
1.龙子湖 2.南湖公园(淮河文化广场)3.张公山4.禹王宫5.龙湖6.珠园7.白乳泉8.汤和墓9.曹山寺10.花鼓灯舞台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有“珍珠城”的美誉;这里山川锦绣、气象万千,既有闻名遐迩的珠园、龙湖、张公山公园等风景名胜,又有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淮河文化博物馆、陈独秀故居及临淮关战役纪念馆等一批人文古迹,是旅游度假、休闲消遣的好去处。
一、龙湖 位于蚌埠市西北隅,南邻龙子河,北界胜利路,东近东海大道,西连延安路,由龙湖水和三座小岛组成。湖面宽阔,碧波荡漾,景色秀丽,环境幽雅,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城市湖泊公园。
二、珠园 位于蚌埠老城区中心地带,始建于宋末元初,因园内旧置珠庵而得名,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全园占地一百亩左右,由珠园路、珠苑桥、珠溪亭、观澜亭、九曲桥、荷花池与环湖路、假山、松鹤岭以及玉带堤等构成,是一个以水为主,山水相映的天然园林。整个景观集自然、人文、传统三大元素于一体,形成了“湖光山色,曲径通幽”的自然特色,是一处融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园林。
三、禹王宫 坐落于蚌埠市解放路南侧,是当年朱元璋为纪念大禹治水而钦建的庙宇。据《明史·礼志》记载,自明代洪武二年始,朱元璋便下令营建全国各地禹王宫,其中仅南京就有十处之多。因此,蚌埠这座禹王宫亦是由朱元璋亲自御赐的。如今的禹王宫已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珠园 原名珠庵,俗称小南湖,位于安徽蚌山区,南临龙子河,北至解放街,东至东海大道,西至延安路。原为清代湖广会馆旧址,相传清光绪年间,一位叫朱朝瑛的富翁在此设庵供佛并收养弃婴,故又名“育婴庵”。民国时改称珠园。后几经兴废,现存古建筑有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建的大雄宝殿。1992年起修复改建为公园,现占地面积5公顷,其中水面占2/3多。园内花木繁茂,曲廊环绕,假山上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湖水清澈如镜,游人多有“江南胜景”之叹。 五、张公山公园 张公山公园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吴阳路与民主路交叉口,占地300余亩,因宋代著名文士张仲衍而建。公园内有主峰、北湖、西苑、西沟等主要景区。主峰海拔高约12米,可俯瞰蚌埠全景。主峰南坡建有石砌古阶道和石砌古平台,可直达山顶。北湖北岸矗立着一座大型汉白玉雕像——张公醉壶像,像高5.3米,由北京雕塑家设计制作。 登上主峰南坡的古道、古阶和古平台,蚌埠城区美景尽收眼底。在主峰上向北眺望,蚌埠港、淮蚌铁路、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往西越过淮河大桥便是怀远古城,再往西就是怀远县境内的荆涂风景区。从主峰往南望去,淮河似玉带缠绕、蜿蜒而过,珠园、龙湖宛如碧玉镶嵌在龙子湖南部。 公园内除醉壶像外,还有望淮堂、醉壶居饭庄、碑林、张公湖等旅游景点。
六、花鼓灯舞台 在蚌埠龙子湖区李楼乡花鼓灯艺术村,有着这样一个花鼓灯舞蹈培训学校--蚌埠花鼓灯华艺学校。这是一所在民间艺术基础上创办起来的专业舞蹈艺术院校。校址设在素有"中国花鼓灯之乡"之称的蚌埠市龙子湖区李楼乡刘圩村,占地140多亩。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花鼓灯演出场所--华艺大剧院与雄伟壮观的教学大楼交相辉映,成为省内外游人向往的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