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外援工资如何支付?
CBA的外援政策一直是联赛的一个亮点,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一点。 最大的争议就是CBA对外援的限制条件太多。外援不能随意更换,不能连续打比赛导致很多球队对外援的使用效率很低。比如辽宁本钢上赛季就只让史蒂芬森打了14场比赛……
其次是支付外援的工资和社保,以及签证等事宜。以前因为签的合约都是短期(一般不超过两年)所以问题不大,而且大部分球队财力有限能付得起年薪上百万美元的外援并不多。但近年来CBA对外援的限制越来越少,签约的年限也越来越长,比如广东队的马尚-布鲁克斯就是签了5年长约,浙江稠州金租的新外援拉塞尔也是签了3年约。这样长期的高薪外援对于球队的经济压力就比较大。 根据CBA最新的外援政策,外籍球员注册合同最高期限为7个月且工资不得低于3万美元,如果低于此标准,那么需要补缴差价的2倍至6倍社会保险费用。 如果按照最低年薪3万美元计算,7个月就是21万美金,合人民币140多万。如果有外援打得时间不长或者球队没有打完赛季,那么支出就会相应减少。
以辽宁队为例,如果他们本赛季不用芬森打完全部比赛,只需要支付他半季的工资,大概就在4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再节省点,打个常规赛结束,那甚至可能只要支付20多万。这相比起美国NBA顶级后卫的年薪要少很多了——据统计,目前有25%左右的CBA球队在外援身上是亏钱的。 但如果是像马尚那样打满全赛季,那么球队就要多支出大约800多万元人民币。 而像广东、北京这样的有钱队,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支出,毕竟他们可以承担得起。但对于那些中小规模俱乐部来说,这显然是一笔很大开支。 所以现在就有球队开始打节约牌了。比如之前有过拖欠外援工资的先例(山西队),最近又有传言称江苏男篮拖欠莫拉蒂年薪,当然这些还没有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