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那几个月份好?
通常来讲,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1月份是春节淡季、6—8月份是梅雨季节和酷暑季节的淡季,所以淡季里的需求和产量都是比较低的,淡季水泥价格通常也处于一年中的较低位置。每年的3—5月份和9—11月份是传统的需求旺季,需求和产量都比较大,而其中农历春节前后的几个月是整个水泥需求最好的时间段,相应的旺季水泥价格也比较高。但是近年来由于环保限产和错峰生产等措施的逐步实施,淡季和旺季的产量以及价格差距开始缩小,淡旺季特征开始趋于弱化,而北方地区淡旺季差异仍然要显著高于南方地区。
水泥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强季节性行业,淡季和旺季的价格、产量特征较为非常明显。其行业变化的本质是供给和需求之间不断调节而出现的变化。淡季和旺季的划分主要是从需求开始的,需求低的阶段可以称为淡季,相应的供给就比较低;而需求高的阶段可称为旺季,相应的供给就比较高。但由于水泥属于高污染行业,国家实施的环保限产、错峰生产等政策会使行业的旺季有“淡”的特点,淡季有“旺”的特征。
“淡季不淡”指的是淡季水泥价格并未随需求的下降而走弱,仍然保持在相对较高的位置,而出现“淡季不淡”的主要原因是供应下降幅度要远大于需求下降幅度,因此价格得以维持在相对较高位置。例如由于天气寒冷,北方地区处于传统淡季,基建、地产等开工的减少导致需求较差,但是如果环保限产影响的供应量要远高于需求的下降幅度,因此水泥价格并未大幅度走低,甚至可能出现上涨的情况,这就出现了所谓“淡季不淡”的价格特征,近几年北方地区“煤改气”和蓝天保卫战等限产政策较为严格,淡季的限产力度甚至超过旺季,因此出现了价格“淡季不淡”的特征。
“旺季不旺”指的是旺季水泥价格并未随需求的上升而提高或者涨幅低于往年同期,而出现“旺季不旺”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增长速度要高于需求增长速度,因此价格可能出现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旺季不旺”的情况相对较少。例如旺季基建和地产开始陆续开工,需求开始逐渐好转,如果因前期错峰生产执行情况较差,所以旺季供应量大幅释放,超过了需求增长的速度,因此价格涨幅很低,甚至会出现价格同比跌幅扩大的情况,这就出现了所谓“旺季不旺”的价格特征。由于目前国家对环保要求较高,在产产能和新增产能会受到严格限制,“旺季不旺”的情况会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