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路是什么生肖?
个人理解,不一定对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12个是地支。 一个地支对应一年。 从甲子年开始,依次顺序为甲子上元,甲子里元,甲子时中,甲子上吉。(这四个叫“四甲”) 每个地支都有三个爻,组成一个卦象。 用10个地支,可以组成60个卦象。 每天对应一个卦象,从甲子日到甲午时,六个时辰共计360天,正好一年。 所以每年的日期可以用特定的60个卦象来表示。 这个“年”叫“干支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在公历中仍然在使用。
公元1984年是农历甲子年,公元1985年是乙丑年……以此类推。 这种纪年法有一个缺点,就是闰月问题难以解决。 因为阴历的月份是有意义的,而阳历的月份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某一年的农历二月只有二十九天,那么农历三月就应该是闰三月。 可这样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果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又是闰月该怎办? 于是古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当出现前文所说的那种情况时,这一年不仅十二月变为十三个月,而且正月初一也固定在农历四月的中旬。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闰月出生的问题,又不至于使月份数量太多而无法记忆。真是聪明绝顶! 我猜这红色的道路应该指的是这条“干支纪年法”的道路。 每一个年份都是一条道路,每一条道路都有始末之年。 而始末之年正是冬至和夏至,也就是“子午流注”中的“井”与“午”。 冬至白昼短,冬至过后白昼渐长。就像太阳从“井”中升起。 夏至白昼长,夏至过后白昼渐短。就像太阳从“午”中落下。
所以古人用“井”和“午”这两个字作为始末之年的象征。 “井”和“午”也是“子午流注”的起点和终点。 古人把“井”和“午”分别放在两枚铜币上面,让它们一起流通。这就是“井井有条”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