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怎么看出跌势?
“怎么看”和“怎么办”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先看怎么看的,如何解读行情? 任何金融产品都有涨有跌,股票是这样,期权是这样,国债也是如此,甚至你存银行的钱都是有可能赔钱的(特殊情况不讨论)。那么,既然有涨就有跌,那我们就先来看看怎么判断下跌。
市场有各种各样的指标来计算未来可能上涨或者下跌的概率,这些数字都代表了一种预期,这种预期是通过历史数据计算得出。以均线为例,比如60日均线,就是过去6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值,当今日收盘价高于60日平均值,意味着过去60天平均是上涨的,否则就是下跌的。 所以,看到60日均线,就相当于看到了60天的趋势,至于是否准确,那就看市场接下来的表现。同样,20日均线和120日平均也是一样,分别代表了短、中、长期走势的判断。
除了均线之外,其他技术分析的工具都一样,都是通过数值对未来的预测,不同的是,均线是反映价格运行的平均方向,而其他工具则是反映价格的涨跌幅度。如上图,这是黄金ETF最近半年的走势,15分钟图形,我一共划分了6个区域,每一个区间的起点是高低点,终点是我设定的均线。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区间[A,B]内,均线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当时我的结论是,持股或加仓;而在区间[C,D]里,均线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我的操作是减仓或者是空仓观望。 当然,具体的区间判定需要通过自己设定的指标来执行,比如时间周期、高低点个数等。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如果按这样操作的话,是不是永远满仓或者永远空仓呢?当然不是!技术分析的工具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让我们做到心中有底,手上有招,真正的决策依据还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举个例子,假设你认为A股的市场整体上是有效的,价值投资有效,于是你就买入了白酒板块,并且持仓不动。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白酒板块并没有上涨,反而还跌了,这时候你的内心会不会质疑,会不会后悔?如果有,就说明你的操作取决于外在的因素,而不是内在的信仰,这样的投资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你没有属于自己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