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生肖如何划分?
在计算农历生肖时,是按立春为界划分属相的。 如1984年是甲子年,1985是乙丑年……以此类推下去. 那么立春在哪一天呢? 2月4日(农历腊月廿四)早上8点53分36秒开始,就是立春了。 立春节气后,天气渐暖,万物开始复苏。 从2月4日到3月5日,是一个二十四节气周,包含两个节气,一个中气。
农历正月初一通常是阳历的2月7日或8日。 以立春为界,划分正月月份,之前的日子属于去年腊月,之后的属于今年正月。 也就是说,在立春之前出生的婴儿,属去年腊月;在立春之后出生的婴儿,属今年正月。
以立春为界,划分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份划分为上中下旬。 即一月分为初一至十九日为上旬,二十日至二十五日为中旬,二十六日至月底为上旬。以此类推。 农历十二月,又可分为初十至二十日为上旬,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为下旬。
在计算一个人的出生年份的时候,应该看这个人生月的农历干支,其对应的公历月份,才是他的“实岁”。而按照农历属相计算的“虚岁”,则在实岁基础上加1。 所以,同样出生在阴历年十一月,不同出生的婴儿,其“虚实”年龄可相差两岁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把冬至作为“一岁之始”的缘故。
《汉书·律历志》载, “阴气始搏,阳气微极,故曰冬至。阴阳相薄,盛衰之机也。” 在冬至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 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大地回暖,万物复苏。 所以,冬至又是数九的第一天。 而数九,是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周期,过九个九天,冬天便过去,春天到了。 当数到八十一天后,“九九消寒”,天气就暖和起来了。
由此看出,用农历和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计算一个人出生的年份、月份、日期和时间都很准确。 用公历和星期计算这些就不太准确了——因为每周都是七天,每年都是以365天或者366天计。如果遇闰年则多一天。
如果用公历和星期估算一个人的生日,就会差一两天。如果再详细到时辰,就误差更大了——因为每个时辰都涵盖了两个时间点,而每个时间点都是短暂的瞬间,时间跨度很短,不到一个小时。所以,相同的时间差异,用公历和星期来计量,比用农历和干支计时的误差要大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