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中国谁去了?

衣倩月衣倩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昨天去达沃斯现场听了郭广昌和柳传志的对话,也看了黄益平教授关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如何转型的演讲。 总体感觉是,除了少数几位一直关心中国问题的外国元老级人物以外(比如奥尔德里奇),大部分外国嘉宾其实对中国的问题并不关心,他们真正关注的中国经济问题是“如何看待中国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中国的GDP增速达到7.5%”等等。这些数据对于中国很重要,但是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切肤之感——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要看这个国家的国民究竟幸福还是悲惨,而不是只看GDP这样一些冷冰冰的数据——就像美国人不会把中国作为潜在竞争对手,而是认为美国应该担心墨西哥、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一样。在谈到如何定义中国经济时,郭广昌说“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不能很好地衡量中国经济了,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达沃斯会场内许多人的表情似乎都表示他们并不能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至于“新常态”这个概念本身就更像个政治口号,而不是真的适用于经济发展的理论。正如黄教授所说,“新常态”是一个中性的词语,指“经济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有了这种特征”——而究竟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是属于“新常态”的,究竟哪些属于“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这些问题黄教授都没有加以说明。因此这个“新常态”既可能指中国今后要实行高收入国家的生活方式(这是最可能的),也可能指今后中国要大量进口石油资源,甚至还可能指今后中国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但不管如何定义,这个“新常态”显然不是指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出了问题或者需要调整。

所以,从达沃斯的讨论来看,至少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目前并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或者叫作“新常态”的到来。相反,他们更认同的是郭广昌提出的“软着陆”(事实上,如果人民币不升值而且保持通货膨胀的话,所谓的“软着陆”就是必须保持很高的增长率才能实现)。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仍然是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和出口,只不过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的作用会有所减少而已。

司冰炜司冰炜优质答主

没有去,本来想去的 不过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塑造未来世界”所以和往届比少了些经济、商业的话题(主要) 多了一些关于环境能源,全球治理等话题,还邀请了很多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也来了 这几年达沃斯一直都是在瑞士,但是今年是在挪威举办的 明年再来看吧 我觉得这次的议题还是很具有建设性的! 而且很新颖~虽然没去 但是有好多朋友都去了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