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五行属什么?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典籍。它主要包括: 《易经》(简称《易》)是由六十四卦组成的经; 《周易》中的《彖》、《象》、《文言》等对六十四卦的注释; 周易中的《系辞》、《说卦》等,是对经和注的阐述;而《序卦》则是一篇排列八卦顺序的文章;另外有《杂卦》一篇,是古人在两卦之间加以简短评论的篇章。
这些文章均由孔子编写或由孔子作注。所以研究《周易》必须先读熟上述文章。 此外还有两种资料可供参考。
一是汉代易学大家京房所著的《易蕴》,二是宋代邵雍所撰的《皇极经世》。前者主要阐发《周易》的经义,后者主要用数学方法推求《周易》的年代次序。这两种书可以结合在一起看。
以上都是研究《周易》的基本读物。 至于你说的“五行”,其实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五行:金木水火土,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性质,如木主仁,火主礼等等。这五种物质还可以组合成五种性格,也就是“五德”:仁义礼智信。
当然,“五行”的说法出现在战国之后,与《周易》无直接关系。但是这一观念的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常把“五行”用来推测国家命运以及个人运势。现代学者则多对此进行批判,认为这是一种迷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