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汇结局如何?
作为曾经拥有500万用户的融资平台,“善心汇”如今竟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12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对一起“善心汇”案件进行了一审判决,主犯张俊违法获得资金502亿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其余6名人犯分别获刑一年六个月至六个月不等,同时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赔。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善心汇”起诉百度,要求其关停“善心汇”百度搜索页面,被判赔偿经济损失共计67.5万元。那么,这样一个庞氏骗局组织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善心汇”是以“助人为本,奉献爱心”为理念的“民间互助慈善组织”,主要通过互联网方式建立理财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所谓“互联网资金互助”模式,本质上就是一个非法集资的庞氏骗局。“善心汇”官网宣传,自从2016年9月1日“全新升级”后,“具有融资功能”,即会员间可以进行借款交易,根据不同的借款期限和回报率,“资金自动对接”,满15天即可“随借随还”。也就是说,“善心汇”就是一个非法集资平台,而且是一个有抵押担保的非法集资平台。
那么,“善心汇”是如何骗钱的?据介绍,加入“善心汇”需要398元会费,之后投资人的收益分为两部分:一是利息,每个月2.5%到3%;二是奖金,按投资金额的10%至15%计算。同时,会员可以发展人员,形成自己的下线网络,并可从中抽取利润,下线达到一定数量后,可升为经理,管理自己的线下人员。一旦发展人员越多,抽成名誉奖金和激励奖金就越多,利润暴增。但骗子就是骗子,“善心汇”只是披着扶贫济困慈善外衣的变种传销,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资金互助”。
有专家指出,在“国家大金融战略”中强调,要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无疑在整个金融基础设施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其带来的潜在威胁和影响也在加大,风险管控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