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是先天的吗?
首先来讲,我们对于该问题的认知首先需要建立在对多动症有一个正确认知的基础上,那么什么是多动症呢? 儿童多动综合症(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表现为注意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任性等,这些症状导致患儿在学习、行为、人格和情绪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关于AS的诊断标准参照的是1994年由美国神经系统疾病专家制定的诊断标准[2],即: (一)注意缺陷 在学习、生活和游戏等活动中,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短暂,易分心;或注意力分散时出现的问题比注意力集中时更多。
(二)过动 活动过多,无法安静坐好;手、脚、躯体经常乱动;在不适合的场合下进行不当的刺激,如“插嘴”、“打断别人讲话”、“讲话太多”、“没有耐心排队”等。
(三)冲动、控制力差 遇到需要等待的情况总是不能耐心等待;难以安坐在位置上,总是动来动去;容易发脾气,或当别人说话的时候故意逗引他人发怒。
满足上述症状中的三条并且必须是在同一年内,并且在其他时间没有出现过这些症状的患儿应该被考虑患有多动症的可能。
另外,有研究指出[3],约80%的儿童多动症的病因与大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失调有关,而其他小部分的病因目前还尚不明确。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 第一,多动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简单的淘气或者孩子性格使然。
第二,多动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第三,环境因素(包括孕期不良刺激、出生缺氧、分娩时感染、颅外伤,以及儿童期的营养状况、教育方式等)也可能影响多动症的发生。 第四,虽然目前缺乏针对多动症的特效药,但是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可以有效调控多动综合征的症状,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