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什么庄?
其实,在北京有一大堆名字里带“庄”的村子。 “庄”字是古代中国农村里的基本单位。 秦朝推行郡县制,县城以下设乡、亭、里……等组织单位;唐朝实行府州县乡村制,县城以下设乡、里……”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单位的最大作用就是征税和徭役(当兵),一般来说15~20家为一个单位,人口和房屋数量相等。
比如《红楼梦》里贾珍说“家中现放着两个庄子呢!” 这个“子”指的就是村庄的意思。 在明朝初年,一个乡约5000人,合今天的镇那么大。到了清朝末年,一个乡大约3万人。现在一个小县城的人口可能也比不上一个乡的规模了。 那么,这种“村-庄-县”的命名方式流传到现在,有很多以“庄”命名的地名。
比如,北京的朝阳区有个豆各庄,大兴有个黄村,昌平有南庄,通州西集镇有个东庄。房山、通州都有个土桥(土桥不是土)…… 我随便写了几十个“庄”字开头的地名,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