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打流感疫苗好不好?
1.疫苗能否起到预防作用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流行季节不同,一般表现为高热、浑身酸痛无力、头痛、流鼻涕、咳痰等,孩子容易因此出现高热惊厥甚至死亡,虽然症状类似,但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传染方式、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药物各不相同。 目前常用的流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前者通过肌肉注射,相当于给人体内提供一种“指示”,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后者是针剂或滴鼻剂,是通过黏膜感染途径,使机体具有天然的预防作用。 无论是哪种流感疫苗接种后,人体都会产生一种抵抗病毒的物质——特异性抗体。它可以与病毒结合,有效阻断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从而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不过这种抗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所以在接种后的2~4周才能达到最大免疫效果。 如果在流感高发期前完成接种,保护期可长达6个月以上。而如果在流行期间接种,保护性抗体可能在3个月后减弱或者消失,这时应及时补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抗体能够维持一段时间,所以即使疫苗未起效,也不会影响已有抗体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但要注意的是,任何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能达到100%,而且个别受种者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发热、腹泻等不良现象,一般来说,轻度不良反应可自行恢复,严重的不良反应则需及时就医。
2.什么人群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高热、急性疾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儿童不宜接种。 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均应避免接种。 接种前后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并将诊疗结果告知接种门诊医生,如果确诊为传染病,则需要与其他受种者分离并报告,以保证其他儿童接种疫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