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怎么发起股权投资?
最近,京东数科拟引入新股东的消息在市场上传得沸沸扬扬。经多方了解,该笔交易的主体为京东数科向中信证券旗下的中信产业基金(下称“中信产投”)定向增资,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新的私募股权基金(下称“JD GP“),总规模130亿元。 此次交易中,双方各出资65亿和20亿元设立JD GP,并将分别持股70%、30%;同时,由中信产投作为普通合伙人,委托京东数科作为管理人,共同设立江苏晋商京东数字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负责具体投资运作。
从资金规模上看,这是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在未上市前单次募集资金较大的一次。 从结构设计上看,虽然最终落地形式还未最终确定,但这一架构已与此前阿里巴巴引入淡马锡及华平的投资框架相似——由阿里设立一家注册资本金为1亿美元的独立公司,引进两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和华平,三者联合成立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由阿里主导,并拥有绝对控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引进这两大国际顶级投资机构时,双方曾各出一半资金成立合资公司。而本次京东引入的中信产投,与腾讯投资的迈瑞医疗相同,都是深圳市国资委旗下重要子公司。有市场人士分析,基于国资背景的机构相互入股,一方面可以提升基金的“实力”,更好地进行募资和投资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市场疑虑。
不过,也有行业分析师表示,对于阿里、京东这样的头部玩家来说,通过设立私募基金间接实现融资目的,可能只是一招“棋”罢了。当前两巨头营收规模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且都在发布年报后迎来股价飙升,现金流充裕,根本不愁钱花。业内多认为此类布局背后真正的动因在于产业协同及生态闭环的形成。 “其实,阿里的布局早就超出电商范畴了。”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告诉记者,围绕客户体验,阿里构建了一个包含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在内的商业版图。而现在,京东也加快了步伐。 在刚刚过去的618期间,京东集团对外首次公布了其供应链能力的三大核心优势,即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链技术能力和数字化营销服务。
据京东方面介绍,今年4月,京东已经宣布开始以供应链能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首批聚焦于快消品和工业品两大行业。目前,京东供应链业务已累计合作品牌客户超过1000家,覆盖商超便利店、医药健康、汽车配件等各个领域。 在物流和云领域的协同效应同样值得关注。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结构升级,零售业态不断演变,未来线上线下渠道将继续融合,形成全渠道销售网络,这对物流仓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京东在今年年初完成对达达集团的收购,完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网络;而在云计算领域,则将发挥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帮助腾讯云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