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指哪些?
外商投资,广义上是外国投资者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式在我国境内投资的行为和过程的总称;狭义上是指外国企业、个人(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在我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投资,一般指经营性投资,不包括非经营性投资,如政府间协定下的贷款和投资、国际组织的投资等活动。
根据我国现有规定,凡是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一律实行许可证制度。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环境政策的项目,以及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和资质的企业,不得批准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这种投资行为是受一定限制的,其运行也是可控制的。
除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这种形式的对外投资以外,其他形式的投资还有:以购买股权或资产的方式取得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所有权或者支配权;以契约方式取得我国境内企业经营权的对外投资;以购买债券方式投资于境内企业的;以及其他形式的直接投资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出口退税信贷担保业务作为开展境外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和重要组成部分。 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它由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和办理流程构成,旨在解决由于进口国税收政策变化导致出口商无法收回货款和应得退税款的问题,是一项贸易救济措施。
利用出口退税进行融资有以下优势:首先,贷款手续快捷简单,放款速度快,一般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其次,额度高,单笔可达1000万元人民币;最后,利息成本低,比同类银行贷款年化利率低4%左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用出口退税贷款来进行海外投资。目前,能够享受这一贷款优惠政策的,主要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并且申请企业还应具备以下条件:有外贸经营权;已取得自营进出口资格,且近3年未有违规记录;从事货物加工再出口业务的,必须拥有海关颁发的《加工贸易业务证书》,且近3年没有欠缴税金和走私行为;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具备独立法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