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的基金怎么调?
先贴出答案,再给出逻辑。 答案:先减仓再定投。 逻辑: 1、市场处于什么位置——估值高低 2、未来的预期收益率如何——风险大小 对于股票型基金而言一般分为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也就是指数基金)两种类型;对于指数基金而言又有跟踪指数和增强指数之分。 一般来说主动管理的基金的调仓思路对投资者来说并无太大指导意义。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基金经理的调仓换股是基于对基本面以及宏观经济的分析与判断做出的决策,这些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很难企及。但我们却可以借鉴他的一些操作手法。
以兴全合润为例,在2015年牛市的顶峰以及随后的暴跌中,该基金都实施了减仓的操作,而在2016年下半年以及今年初的两次低位区间也都进行了加仓的动作。这种在高估区域减仓以及在低估区域加仓的手法实际上是比较贴合“低买高卖”的交易原则并值得散户投资者借鉴。
然而主动管理型基金也并非完全符合散户投资者的需求,因为其需要面对管理费以及托管费的支出问题。 相比主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基金由于采用跟踪复制的策略,其调仓动作相对而言更直观并且更加适合散户投资者跟进。
我们以华泰柏瑞沪深300为例来看他在去年底以及今年初的两次较大仓位调整的过程中,虽然跟踪的效果并非最佳(误差主要来自于调仓时点选择的问题),但却仍然比较完美的遵循了“低买高卖”的原则。 在两次低位区域内建仓的过程当中,该基金分别买入约4098万股和2511万股,资金量达7.6亿元和3.9亿元。而在这中间阶段两者市盈率最低分别为11.84倍和12.64倍。 而在上次反弹过程中该基金最高仓位达到93%左右,接近满仓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加仓的过程并没有使得该基金突破之前设立的止损位,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这个点位是此次调仓最重要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