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会不会倒闭?
会,但概率极小。 先放结论,假设基金公司经营一切正常,那么基金公司破产的概率和航空公司、银行、互联网公司的比例差不多(这里只是随便选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作为参照)。 如果按2015年的数据,航空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6%,银行是83%[1],互联网公司是70%[2],那么可以大概估算出,基金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在84%左右。考虑到资管新规后,基金公司都要实现净值化和破刚兑,对于固收类资产,未来可能更多通过持有债券而非买入债券的方式进行配置,这样实际资产负债率应该还要略高一些。 但无论怎么样,84%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上处于同等水平。当然,如果像安邦一样,玩杠杆搞兼并,那就另说了。。
那什么时候基金公司会破产呢? 根据US GAAP(美国会计准则),当企业净资产为负且没有任何重组计划的时候,企业将被破产。也就是说,一旦公司资不抵债,不管有多少投资人的钱没兑付,老板自己亏了多少,都得先把钱给还了。所以从US GAAP的角度来看,只要还本付息,哪怕本金只少了几毛钱,也就意味着破产的开始。
但是中国不是美国,我们有个特殊的企业账目——未分配利润。只要还有未分配利润,就可以继续融资补上去。虽然投资者手中的凭证变成了亏损,但实际上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华夏这种老基金也能不断发新基金的原因。只要不停发行认购,用后面的资金弥补前面的损失,似乎永远不会破产。 这实际上也变相承认了一个事实——只要发新基金,就必然会有一定的折价,因为新基金的申购成本必定大于旧基金,也就是用后面投资者的钱补偿前面投资者的损失。
当然,这种平衡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总有一天,新的资金入不敷出,清算之后发现根本不够还前面投资者的钱,就是基金公司真正的“死亡”之时。不过那个时候可能已经资不抵债了,按照企业破产法走程序吧…… 当然,如果像安邦那样有政府背书(或准政府背书),且政府愿意不断注入资源,自然可以不考虑破产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