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九个月宝宝说话?
宝宝在1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前,是学说话的黄金期。这段时间孩子的语言敏感度最高,也是语言天赋最佳的体现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声音非常敏感,喜欢听大人对着他/她讲话,喜欢大人们读故事给他/她听,只要不断培养他在语言上的输入(刺激),他/她会逐渐产生语言的输出(反馈)。在宝宝刚会说话的时候,他可能只是简单地发出一个词,如爸爸、妈 妈等等;随后他会将两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说成简单的短语,如爸爸好、妈妈笑等;接着孩子会将两个以上的短语串珠成线,说出短句,如拿饼干,给爸爸。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过程,很需要家长耐心的引导与陪伴。
一、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扮演着破坏者的角色——在孩子学语期间,大人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大声聊天,或者让孩子完全沉浸在电视节目当中,这样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婴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非常强大,但是语言的反馈回路需要时间,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家长在引导孩子学说话的过程当中,最好要做到:
①保持环境安静,尽量不让宝宝在嘈杂的环境下学说话。
②不要过度溺爱宝宝,避免宝宝用哭闹来要挟家长满足他的愿望,家长可以用温和的言语和宝宝交流,减少宝宝用哭来解决自己需求的机会。
③父母双方都要做好与孩子交流的准备,因为在双语家庭中,孩子能同时掌握两种不同语言的情况很常见。如果父母一方陪伴孩子过多,导致另一人缺少机会,那么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偏语情况,影响日后开口。另外,宝宝在模仿父母发音的过程中,也能更自然地将语言输出。
二、给予丰富的语言刺激 在孩子牙牙学语的阶段,家长的回应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刚开始可能只能吐出单个的词,然后才能组成简单的句子。在这过程中,家长需要及时对孩子的话做出回应,用积极的语言互动强化孩子的语言能力。例如,当宝宝说“糖”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顺势问“你想要吃糖吗?”,然后在宝宝点头或者摇头的时候,给予实物作为反馈。如果孩子说了错误的话,不要用纠正的口气告诉孩子“不是这样的,应该是……”,这样反而会打断孩子的思路,扼杀孩子表达的欲望。
三、善用绘本等载体 大部分婴儿都有一段口欲期,在这段时期内,宝宝很喜欢把任何东西放进口中“品尝”,除了手边能拿到的物品外,有时候宝宝甚至会把目光停留在书上,准备“品尝”书本的味道。其实,这是宝宝爱说话的信号之一,表明宝宝已经具备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此时,家长可以利用绘本故事来引导孩子学说话,在讲故事的同时,让宝宝多接触词汇,加强理解。等到宝宝学会一个字、一个词后,家长可以适当把故事中的台词换掉,改为和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进一步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