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怎么没有风力?

方超文方超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风速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按照天气现象来区分是否发布预警信号的。 举例来说吧!在陆面(非海面)上刮起了12级大风,这个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程度为10米/秒,属于强风程度。

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的定义,强风是指“6级风(10m/s~18m/s)或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测得某地区出现了这样的风况,且未来一段时间仍会持续这样大的风力,当地气象台应该会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但问题是现在对台风的预测还达不到那么精确的程度,往往台风靠近或登陆前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估。在台风还没形成或者刚形成的时候,它的中心附近风力确实可能还没有那么大,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我们已经无法判断未来它是否会加强到某个定性的标准。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此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其实也并不可靠。如果发布这样信号的后果严重甚至可能导致人们错误地采取不必要的措施,那气象台就需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了。因此在这种时候,气象台只好选择不发布任何预警,以免误导公众。

其实这种不确定的情况在气象工作中很常见,为了准确和保险起见,常常会选择放弃及时发出临时性的预报。因为在瞬息万变的气象系统中,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没有办法准确地捕捉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其那样,还不如什么都不说,防止信息过载带来更多麻烦。 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就我所了解的一些常识写一份长一点的解答。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乌云瑶乌云瑶优质答主

实际上,天气预报当中确实有风力的描述,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比如说天气预报中曾经提到过今天白天到夜间晴,南风二三级,这就是对风力的描述,而级别再高一些的,比如四五级或者五六级大风,一般就会提到阵风了。一般来说,在相同气候背景下,阵风要比普通风的风力更加的大,危害也更高一些,所以要重点提到。

不过,即使天气预报中提到了风力,由于在同一个区域内温度差异不大的原因,风力也并不会很大。比如说北京市区,一般白天都以二三级风为主,如果能够达到四五级,就会开始限制一些户外作业,像媒体上就会提到了,会更加强调对风力的关注。而相比于市区,城郊或者远郊区,由于在白天的温度往往要比市区还要稍微高一些,所以气流的差异更大,风力自然更加大一些,一般也更容易出大风。

由于在夜间,郊区和市区的温度开始接近,甚至比市区的温度还要低一些,从而导致的气流在夜间要要小一些。所以风力也会随之明显降低,从而导致的风力在夜间也要小很多。

不过,在春秋季,尤其是现在这个季节,如果有冷空气过境,那么就会出现大风天气,这样的大风由于和冷空气有关,所以白天和夜间风力都很大。而在这种天气当中,风力也是通过天气预报中的“阵风等级”来进行提示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