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勘测点是地铁口吗?
不是的,所谓“地铁勘测点”一般指的是在拟建地铁线路经过的区域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勘察点,目的是采集地质数据以用于评估线路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这些勘探点通常都在地下几米乃至几十米深的地方,每个点要用钻机打孔至需要的深度,然后进行液氮冷冻法、取芯法等采样方式采集土样和分析指标。最后由地调部门结合现场情况编制出完整的工程地质调查报告,供轨道交通设计单位设计时参考。 然而尽管同样叫做“地铁勘测点”,不同的城市所设立的这些“点”的性质却有些区别。
以上海为例,由于上海市的土地资源极为珍贵,所以上海市政府曾经明文规定:在市中心区域(黄浦江南北两岸及静安寺周围)不得再新辟任何地面公交车站和地铁出入口,而已经建成的公交车站和地铁站的出入口也一律要尽可能隐蔽并做到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如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的老闸北区公事处大楼原来就作为公交枢纽使用,现在的入口就必须得隐于大楼北侧的一排商铺之中才符合要求)。因此在上海设立的“地铁勘测点”实际上相当于以前的“探洞”,即从地表向下挖洞到一定的深度后再进行正常的采样工作。这种方式比起直接打桩建隧显然更加经济且不破坏景观。
当然这种“探洞”的方式也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由于不能一次性掘进太多土石方,所以往往需要分几次才能完成一个“地铁探测点”的施工。每次都需要暂停一段时间然后再开始下一轮的挖掘和采样,这样一来很容易耽误工期。而且对于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也不能完全避免…… 不过相比起上海来,北京在这方面就相对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据一位曾在中铁某局从事过北京地铁施工的朋友告诉,他们的做法是直接在地面以打桩的方式建设一座临时建筑用作办公和采样用,采样结束后再用混凝土填埋掉即可。据说这种做法相当节省时间和成本,让老板很是高兴,但是邻居们就不太高兴了——毕竟这玩意儿没比邻家房子高多少还占地不少,而且施工的时候噪音和震动都影响休息,建筑垃圾还要占用小区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