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五行属什么颜色?
我们常说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符号,用来表示自然的五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循环和变化,被称为“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实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指五个元素之间的互相关联,而是有一定的范围。
比如五行中的火,是不能和无水无金的火相提并论的;同样,五行中的水也不是无土无木的水。在一定的范围内,五行中某一行旺盛的时候就会对另外的一行产生有利或者抑制作用。 而中间的五行指的是心,心的位置处于五脏之中,而且是阳气最盛的器官,因此古人用“中”代表心脏这个五行中的火。所以中医说调心神,就是指调养心火的意思,而调肝脾肾肺,则是指调和肝脾肾肺的火气。 如果心火过于亢奋,则会伤害脾土,使水液失去输布通道,积湿成涝,人自然就会感到疲倦。此时需要清心降火。如果是心火不足,则阴盛阳虚,会感到怕冷,四肢不温,大便稀烂,需要补心火。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版的五行解释,并不全面。而中医所谓的五行,比这要更为复杂,因为人的内脏是有关系的,比如心属火,而肝属木,而木生火,就会形成心旺肝衰的局面。同时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处有病变,都会通过经络影响其它部位。所以学中医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五行颜色,五色为青赤黄白黑五色,它们与五行之间存在着同生同旺的关系。青色属东方木,赤色属南方火,黄色属中央土,白色属西方金,黑色属北方水它们之间亦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中国传统五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赤、黄、白、黑五色,象征着中国人的和谐生存之道。它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相生相克、和谐相济的基本内涵,体现着中国人以和为贵、和谐生存的文化心理。
五色与五行相配源于五行理念。“天有五行,水、火、木、金、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水——北方——黑色;火——南方——赤色;木——东方——青色;金——西方——白色;土——中央——黄色。五色相配之说始见于《尚书?益稷》,“益奏庶证、庶士、率舞,大颠、干羽舞、《云门》《大卷》《咸池》《大磬》《韶》《夏》,陈其吉宾,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得职,各守其仪,乃复协律,以文祖也。”《史记·封禅书》载:“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德,使心好,故能成仙。”“乃祈天气于泰山”,“易牲,用一(白色)白牡”。
五行中黄色为土色,土位居中象征黄中,有包容、平衡、协调、和平、中庸、中正之含义。《尚书·虞书·大禹谟》“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王令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契敷教于百姓,庶民和睦,契奏绩。”“黄钟”为十二律吕之首,并冠于“黄”字之上,表示十二律吕由此而生。“宫、商、角、徵、羽”五声以宫为主乐之君,宫可与其他四声相应相配而不可被其配。五色、五声、五味皆相互融通,互为平衡、协调关系,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体现和合融通、和谐相济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