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属五行什么属性?
“兮”是一个古字,在现代汉语里只作为一个语气助词使用,不表达任何意思 。因此它不是一个汉字,而属于“音节”的范畴;它也没有固定的字形和读音,每次出现完全一样;而且无论出现在何处,它的语法功能一致——这些都是“音符”的特征。所以“兮”属于音节的范畴,是语缀(语言学家把有实际意义的字称为语基,把没有实际意义的字称为语缀)。
但是,这个语缀是文言文的特有符号,今天学语文的人都不用了。于是人们把它归入“繁难字”一类,以区别于其他汉字。然而它并不是繁难字,只是比一般的字复杂一些罢了。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人为地把“兮”这种简单的字符归入繁难字这一类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让“兮”这样的字词自由地作为语缀出现,会造成很多字的笔画数增加,从而让文字系统变得过于复杂。例如“请”字加“兮”,可以组成“請”、“淸”、“情”等等的字;而“问”字加“兮”可以组成“問”、“味”、“闻”等字。为了不让文字系统变得太乱,只好给这些字都规定一个笔画数,使它们统一成“简体字”——这就是现在的“简化字”。虽然“简化字”表面上看很简洁,然而实际上这种简洁是经过一番取舍而来的,有些复杂的情况就不得不牺牲了。
索骞优质答主兮,在甲骨文中写作卩,会意字,表示歌舞表演的人跪着,双臂向上、向外伸展。金文字形于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双手的动作有了变化,而且双手之间有饰物相连。《说文解字》中“舞也”是对甲骨文字形的注解,“钟鼓之音象衷衷也”是对金文字形的注解。“兮”是“兮” 的本字,用作语助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卩”作为语助词的意义用“兮”表示,而由象形字“月”和会意字“长”组成“卩”的简化字“酋”则用来表示官长。
兮的甲骨文字形
兮的金文字形
汉字是用汉字字义来确定五行类型的,所以兮字的五行类型可以通过确定兮字字义和月亮、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兮,用作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等,不直接表意。兮的原形为卩(卩的本字也是卩),表示舞姿,单从舞姿的角度,卩的字义和事物的生长关系不大,无法判断五行类型和确定和月亮的阴阳关系。但是,《说文解字》对“卩”的注解提示了“卩”字的字义,其中“舞也”是对甲骨文字形的注解,指舞姿,而“钟鼓之音象衷衷也”是对金文字形的注解,注释了金文字形的字音和字义,钟鼓乐起,犹如风雷万钧,所以“象衷衷也”(衷,音zhōng,雷声),以此引申,表明金文字形的字义还有引吭高歌,大声喧哗的意思。“钟鼓”和“衷衷”都和雷神有关系,因而可以确定,卩字和“雷”有关系。
卩的甲骨文字形
卩的金文字形
兮字的字义和月亮、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确定兮字五行类型的依据,由此,“钟鼓”和“衷衷”等关键词的字义分析是确定兮字五行类型的关键。钟、钲、鼑,都是用金铸造的打击乐器,说明和金属关系密切,因而和金行的属性有关。鼓字原义为胀大,或引申为敲击而使之胀大(《说文解字》中“胀也,击也”是对“鼓”的注解,可见其字义在古代和现代有所变化),这是鼓字和气有关的证据。钲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均为形声字,声旁为“瓦”,有土的属性,形旁为“金”是钟的本义,而且钲也和鼓一样胀大,故此,钲字也有土的属性。鼑字甲骨文字形从“缶”从“虍”。“缶”是土质的乐器,“虍”是“虎”的本字,虎为阳兽,阳为天,因而“虍”有和天有关之意,因而“鼑”字也有和土、金、天等五行的属性。综上所述,“钟鼓”是金属的敲击乐器,其字义和金行关系密切,其次是土和天,因而决定了兮字的五行类型不是金,其次是土和木。又,古代的钲、鼑都有圆口,类似太阳之形,但钲的体积和重量比鼑大,和月亮之形更加类似,而且敲击钲、鼑都可以发出类似雷声的音响,即“象衷衷也”,由此表明,兮字的字形类似圆月之形,字义和雷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兮字的五行类型。
钟、鼑和钲字
“衷衷”是形容“象钟鼓之音”雷声的叠词,为雷的本字,和“雷”字相通,《说文解字》:“衷,雷声也。”衷字的字形为象形字,表示多发雷声,其字义和天气、地面大气运动关系有密切关系。因此,衷字决定了兮字的五行类型不是木,而土和金也是可能的五行类型。综上所述,金、土、木都和兮字的五行类型有关系,但金是最重要的五行类型,其次是土和木,因而将兮字分为金数和木数两类,并以金数为主。
兮字的五行属性可以通过分析钟、鼑、钲、衷等字和五行之间的关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