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宗庙五行?

益媛蓓益媛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宗庙,本指帝王祖先的宗庙(见《礼记·王制》);而“五宗”,则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见《礼记·大传》)。春秋时代,天子、诸侯都有宗庙,士也有,但庶人没有。

孔子删定《春秋》后,把鲁国史书所记载的鲁国君主的世次与日期编成一套系统,作为鲁国君臣祭祀的序位(见《礼记·檀弓下》)。后世据此制定历代皇帝祖庙的位置,所谓“建帝宗”或“立帝庙”是也。

宗庙之制,夏商周三代因之而异。到汉代,宗庙建制大体确定下来,那就是以始祖庙居中,二祧庙在两侧,三世祖以下各房之庙列于左右,而以四世祖配祭(参见张光博、高智辉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不过,这种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西汉初年,高祖吕雉专权时,把父亲吕太公放在正殿位置,而自己却站在旁室,这显然是有悖于传统的。汉武帝即位之后,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威,就把祖母昭灵夫人所在的旁室迁到了正殿,而把父亲孝武皇帝放到了偏殿(参见徐珂《清稗类钞》)。这就是说,作为“家”的宗庙是可以随“家长”意愿而有所变化的。

至于五行的排列,其实也是有规律的,那就是自西向东,以木火金水为序。这是因为古人建立宗庙讲究“左祖右社”(见《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又因太阳从东方升起,所以把木放在第一位。以火金水金排列,是因为古代宗庙用鼎礼仪所烹的菜肴是以火灼烧而上的。至于水,则是用在洗刷礼器上,所以它位于末位。

况淑先况淑先优质答主

“五”字在古书中有多种解释,这里用其本意指五种德行 ;而《礼记•月令》云:“仲夏之月,君子应端正其容。”郑玄注:“正容直躬,以听命也。”由此可知,五行与五官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容貌是体现人的品行的外在标志之一(如《周书·大诰》中有所谓“颜色齐肃”“视听恭顺”等等)。所以,当人们提到“金木水火土”时,实际上也是将这五个器官作为德行来加以描述的,即:仁、义、礼、智、信。 在这种意义上理解的话,我们可以把古人所说的“修业敦伦”理解为今天所说的大众道德规范:孝悌、谦和、诚信等,这些也可以称作“五常”或称“五行”。这就是说,孔子所提倡的儒家的那些“德目”是可以从《诗经》中找寻出根据来的。其实,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歌赋都可以作这一类的解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