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什么山脉?
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西部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成都及周围地区为中心的冲积平原。从地图上看,它就像一只巨大的盘子,镶嵌在长江与岷江中游,平均海拔700米上下,面积2万平方公里左右。 说起“盘”字,我还想起了一个和成都有关的典故——石牛粪金、五丁开道。这个典故出自《华阳国志·蜀志》,里面记载了蜀王杜宇让臣子鳖灵把石牛推上南面的山梁,石牛所到之处都留下粪便,这些粪便化成黄金;随后又记载了蜀国大臣们用牛粪里的金铸了一只石牛,放在殿中,以示富庶。不过,我查了下资料,发现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结局——“牛粪金”的确有,但“石牛”却被大王赏赐给来使,使者带着石牛进入秦国。看来,秦国的使者不但得到了石牛,还顺便把“五丁开道”的故事也听了遍。真是不虚此行啊!(《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引《蜀郡图经》) 大约是在战国后期,秦国开始修筑贯穿秦岭山区的栈道。根据文献记载,这条栈道北起关中,南至汉中、巴中一带,沿途经过今宝鸡市西北部的扶风县、眉县和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的鄠县,以及四川省平昌县东南部的驷马镇等地。
其实,秦国的开山取道并非始于战国时期。早在商周时期,为寻求与荆楚部落通婚联姻,国君就派遣卿大夫前往荆蛮之地,沿路经过的地区就要修建可供马车通行的道路。据史籍记载,周穆王姬满西游昆仑山时,就曾经“自幽陵至于阳翟,改道北出”,也就是说他从今天的西安附近出发,由北向南沿着泾渭两河一路行至河南南阳一带后,才改走现在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和焦枝铁路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