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已正月还是立春?
这个问题很好笑,就像在问“1234567890哪个数字才是基数”一样无聊。 立春和春节什么关系啊!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阴历正月初一。 可能有人觉得,立春这天气肯定比大年初一暖和。错!我国大部分地区是“立了春,冷死人”。 按照民间说法,立春是“报春”,意味着春天来临、万象更新。但实际上,立春之后,气温、降水等自然现象并不会立即发生变化——它们要调整周期要比立春漫长多了。
古人没有现代气象观测设备,只能根据经验来大致判断气候的变化情况。但是不管怎么样,立春被定义为一年之中第一个节气,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而春节作为传统节日,出现时间似乎没个固定的日子。比如汉文帝时期规定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腊月除夕,而唐朝规定每年冬至后的第一个甲子日为春节(子午流注法计算出来的)。宋朝以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才逐渐被定为农历新年。
所以,从节气到农历新年,中间差着近一百天呢!说“正月为立春”是不是有点常识? 哦还有,别拿现代的二十四节气理论去套古代的节气。古代节气是按每月初一个节气计算的,例如立冬后第一个节气就是小雪,而不是今天的霜降。而每个节气之间相差都是15天,无论节气、中气还是月末的“气”,都是如此。这也是古人划分的“月建”。
最后补充一点,虽然大多数动物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但人类感觉非常敏锐,尤其是婴儿,皮肤对温度很敏感,所以“冬鼠春蛇”之类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