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根的作用是什么?
1、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物价水平; 2、维持国际汇率的稳定; 3、保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4、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作用最弱)
首先,我们要知道,央行是发行货币的机构,它要调控货币的发行量来调控市场利率和货币供需关系。 其次,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实际货币供给率。实际货币供给率m/P,其中m代表市场上货币总量,p代表价格水平。当经济处于通缩状态时(也就是价格上涨幅度小于货币供应量增加幅度,m/P1,这时通货膨胀才能停止。相反,如果经济处于通胀状态(m/P>1),则应该回收流通中的货币,减少m,直至m/P<1,这就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原理。
而所谓的“地根”,其实就是中央银行持有资产的构成中,政府债券所占的比重。由于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偿债能力绝对有保障,所以将央行持有的债券绝大部分都锁定在政府债券上,就可以认为央行所持有的资产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发行相应数量的货币得到偿还。可以理解为央行的负债就是社会上的货币。 所以,从理论上讲,只要不改变货币供应增长的规律,就不可能过度透支将来的收入以偿付当前的债务,这就保持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反之,如果在当前经济萧条时期,为刺激经济增长,放任货币供应增长,从而扩大财政支出,动用将来可能的收入以补贴现在的支出,就会形成通货膨胀或通涨。这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标的物就是作为负债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