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明星保送清华?
我,和我的同学们(1) 我们班有20个保送上重点大学的,分别是9个清华的,3个北大的,4个复旦的,还有中山大学、哈工大、北师大等学校各一个。 我们是湖南省实验中学1978届高中毕业生,这个班号称“湘省最牛班”;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属于成绩中上的学生,一直想考个好大学,但没想过能考上清华北大这么厉害的学校。我的理想是考人民大学,当时觉得人民大学也不错! 我们的班主任贺明教物理,他上课很幽默,喜欢把问题用简单的方法给我们解决掉。记得上高三后不久的一天傍晚,他走进班上,对大伙儿说:“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们一脸懵,不知道啊。只见他高兴地说:“今天是1978年12月25日,离春节只有6天啦!离高考也只有120天了!” 当时我们已经停课闹革命好久了,整天就是读读书、搞搞体育运动什么的。听到这消息,大伙都很兴奋,一下子有了学习的动力——要争取考进名牌大学,才能跳出农门,否则就只能回老家种地了。 那120天里,我们天天早上跑步入校,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我们还必须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5门功课。每门功课都要做大量习题,还要准备应付每年三月开始的春闱考试(湖南称春试,全国统一时间,由考官临时安排考场)。那段时间真是累并快乐着。
在高三的最后两个月,学校派来两位老师专门辅导我们两个最有希望考上清北的学子:一位是教物理的张宗道老师,另一位是教英语的肖老师。他俩都经常给我们灌鸡汤“你们一定要好好学,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只要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如今想起这些,心里还是很温暖。 后来我的两位同学考了北大,他们分别叫宋运辉和胡锦涛。宋运辉是班里唯一的理科状元,而胡锦涛则是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的北大(第一是王震,后来成了副总理)。 当年高考结束后,我在一家酒店打工,听说县里开了庆功会,还放了电影《创业》,影片里有“东风吹醒青春梦,有志少年当奋争”——说的就是我和胡锦涛这样的农村子弟考上名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