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诳指什么生肖?
“诡”者,“怪”也。《礼记·郊特牲》有言:“执诡头”(注:郑玄注:“诡,怪魅也。”)可见在周朝时就已把“诡”当作“怪”的意思解释了。 《庄子·寓言》篇中有:“庄周家贫,故行贾于魏市。……一日,行贾归,暴病。……家人皆哀,为其病之且危且死也。然雨雹,旬日不止。庄周自以为死期至矣……”这里说了,因为庄周行贾至魏都大梁,所以他的老家宋国都商丘的百姓们都以为他死了。为何如此认为呢?因为当时有个风俗,就是若某人离家在外久不归,乡里人便以为其已死,会在墓上种植树木以标识。于是庄周的亲戚、朋友就都在他墓上种了树。而这一下可惹恼了一个人——庄子!你说我出远门,你们就在我墓上种树,这算怎么回事!于是庄子跑到自己墓前哭得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到了东汉时候,王充在《论衡·定鬼》中说得更明确:“今人葬后,忽遇风雨雾露,或闻鬼哭者,盖死者魂气归于天,形骸归于土,阴阳相隔,人不得见。何以知其不昧?……故曰:‘魂气变易,无离散理’。”“魄灵明,人之能;魂气幽,鬼之物。” 那么说到这里就有点明白了,所谓“行贾归,暴病。……家人乃惊,为之起立。”意思是庄子好不容易外出行贾赚了钱回来,却因为“风雨雾露”,家人误以为他又“魂梦失乡”,做了孤魂野鬼了,于是“为之起立”——这是用活人迎丧祭祖啊!
那么庄子到底死没死?当然没死,不然《庄子·人间世》中的“南伯子荃”(即庄子)如何能亲自给自己送葬呢? 所以这完全是一场误会。 类似的误会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例应算是西汉武帝时期的“董偃”案了。据说这个董偃是个“邪佞”“狡童”之辈,因为“骄淫好色”,被武帝赐死后,其父董君素因“老病免”回家中。然而不久天子居然派使者持着诏书到他家宣旨,令其在街市中列队站好,接受鞭打一百下的惩罚。董君素老泪纵横地抱着儿子尸体说:“吾欲与汝复返,今何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