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怎么站位?
谢邀 首先强调一点,对于任何一个群体来说,“位置”(空间)的概念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前”、“中”、“后”不过是个名词,表示的是某个具体的空间范围,而这个概念本身是有相对性的——这个距离相对于我的身高体重,相对于我的舞台经验等等,而对于另一个人来说,这个距离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才有“前后左右”的说法嘛!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假设一个舞台30米×40米,有200个人要站上去。如果每个人都是独来独往,没有团体意识的话,那么最后每个人应该占用的空间大概是1.5平方米(30㎡÷200=0.15)。但如果大家互相谦让,共同占据较小的空间,那也是可能的——比如每人只占0.7平方米,那就比一个人占地要多,但大家加一起才用了280平方米(200人×0.7=140平方米;140平方米<30平方米×40米=1200平方米)。 所以,所谓的“前”“中”“后”不过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已……
接下来简单讲一下团队(非集体)照的拍摄——其实跟上述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更复杂一些罢了。 还是这个30米×40米的舞台,这一次我们按每行排8个人,共3行。第一行6个,第二行6个,第三行8个。(8人×3行=24人;24人<200人) 如果每一个人都靠自己的话,那么最后一行的每个人会比前面两行的人站得远些,以保持整体上的平衡——因为行数多了,每一行人数少,必然会导致每一行“突出”的人更少一些,而靠后的行人不得不站得更近些。 但这样拍,显然是很不科学的。因为人一旦站得太紧,在拍照的时候就容易挤在一起,而在观赏照片时也容易视者烦躁。
为了达到“科学站位”的目的,我们需要加入一个新的要素:每一个人的周围都必须空出一定范围的“安全区”——这个区域的大小取决于现场观众的人数、观众的密度和舞台的面积。如果观众较多,密度较大,而且舞台比较宽敞,那么这个安全区就可以适当加大;反之则需缩小。至于这个安全区的具体范围,可以这样估算: 把“安全区”内所有可能出现的身体部位(头部、肩部、肘部、膝部等)都加以遮挡,避免在照片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