杋在五行中属什么?
“杋”字的五行属性,史书载曰:“南木也,东方之行。”《尔雅·释木》:“楩、楠、樟、椆、椈、椑树,皆南木。”
又,郭璞注曰:“楩,檀木也;楠,江桐也;樟,山桐也;椆,鸡栖木也;椈,白桵也;椑,椑树也。” 据此,“杋”字之五行属性当为木无疑了。
再者,五行的理论来源于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元素,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在阴阳五行之上。故而在中医典籍中有许多用五行原理指导用药的记载。如明代李时珍认为“药有酸、温、平、凉四性及热毒寒毒之分……若大熟大黄,味苦气寒,泻火药也,故能解热毒;生地、芍药,味甘微寒,润肝燥;当归、川芎辛温,行血分而活血,此三味皆血中之气药,故血病多用之;丹参、赤芍,微寒,除瘀血;牡丹皮,辛凉,去血中湿热。此五味皆血中之清热药也”(见《本草纲目》)。 而中医理论认为,五脏之中,心属火,位居上焦,肾属水,居下焦,而脾胃属土,位于中焦。因此心火易下移于脾土,使脾气亢盛;或心火上炎,灼伤胃阴,导致胃火旺盛。而肾水和心火既相互制约又彼此依存,相互为用。
中医的阴阳五行与药物的五行性能是息息相关的!而药物的五味五色也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用中药治病时,不仅要考虑病情,还要考虑药物本身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性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用药原则。 综上,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指导用药确有其科学之处。如果仅从中医经典中寻找依据的话,那也是似是而非的,缺乏可量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