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的五行属什么?
易学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要素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它既不是以物质的形态区分的,也不是以物质的功能确定的。 比如我们常说的“金属”,铁、铜等具有导电功能的,都属于金的范围;而铅、锌则属于水的范畴了。再比如石,石灰属于土,钻石属于金。那么料呢?它是木还是火或者土水?都不准确吧!其实,易学中的“五形”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代表了某种运动方式或趋势,类似于现代物理中的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可以同时属于五行中的一个类属(或者也可以不属于它们其中的任何一个)。
学中所说的“生克制化”也是建立在五行可相互转化基础上的。如木能生火,但火势过旺则需要土来制约,这中的“生”“制”其实都是协调与平衡。我认为五行的属性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属性是没有意义的。 五行只是把万物分成五大类的工具而已。用五形的术语来讲就是:“五形者,有生成之所。故木曰生发,火日炎上,土曰稼穑,金曰坚成,水曰润下……五形之生,各从其类。”就是说每种五形都有其自身的特质,但是它们的发展过程却是各有不同。
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是由阴阳两组爻组成的,每组爻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由阴阳气势高低决定的,分别是:阳爻—君子,阴爻—小人。每一卦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叫做卦爻位,它在周易占卜中的意义非常大。 我想说的是,不论八卦也好六十四卦也罢,它们都不是静态的结构,而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从这一卦到那一卦,这个过程就是天地人三才不断互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规律就是易理,它就像数学中的函数一样。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属于它的函数,不同的卦之间函数是不同的。而这所有的函数之和构成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简而言之,易理就是变化,是运动变化的理法。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所有的事物都在随时发生变化。 那么五行的性质也是一样,它只有运动的含义,没有任何固定的属性。因为在易学体系中,任何事物都可以随阴阳二的变动而变换所属的五行。学习五行一定要把握住阴阳二气的变化,否则一切五行知识都是无用之处。所以学习《周易》必须先打牢阴阳的根基,这是学习周易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