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哪里多?
中国药物研发行业当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创新,二是仿制。 先说创新药。国内目前只有上海、北京和广州在政策上支持新药研发,另外武汉也有两个生物科技园正在崛起。以PD-1为例,国内的研发企业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城市。
但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最好,北京是政治中心,广州有恒瑞医药这样的巨头,而武汉则是后起之秀。很多医药公司都在这四个地方设了分公司或办事处等。 北京是政策最优惠的地方,除了税收、贷款等优惠外,当地还鼓励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新药的资助也是最多。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关于优化本市生物医药产业营商环境的意见》,对于1类创新的疫苗药品,最高奖励1.2亿元;对于1类创新的化学药品,最高奖励6000万元;对于1类创新的医疗器械,最高奖励500万元。不过这个资金是给企业的,不是直接给项目的。 但北京的研发费用加计扣减比例仅有75%;而在浦东,这个比例高达100%。也就是说,同一笔钱,在北京只能扣除75%,在浦东可以扣除100%。 除了政府引导外,北京还有许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立了很多的基金,用于支持企业研发,如清华启迪、北大未名等。
其次说仿制药。目前我国仿制药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要求也日渐清晰。2019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对仿制药生产的标准规范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近年来,国家药监部门不仅强化了仿制药的注册管理,而且还实施了重点药品监控工程,对临床使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进行监测,减少假冒、劣质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
不过目前国内仿制药行业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抗感染等制剂较多)、整体效益不高(多为小厂生产)等。随着政策的不断扶持与完善,这些困难将会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