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属于五行什么作用?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或功能的定义,用现代语言来形容,它可以定义为“事物的两面性”。 《管子》中说:“天下之理,有始有卒谓之尽;有实有虚谓之平。”
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对立统一的。阴与阳、正与负、寒与热、升与降、燥与湿等等,都是相互对应的一对矛盾体。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反面转化。 古人认为任何事物均可以一分为二地划分成阴阳两个对立面。并且,无论是什么事物,处于怎样的形态,只要进行观察和分析,就可以找到其中的阴阳两个方面。
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就是阴阳的普遍规律,万事万物都不例外。
《黄帝内经·素问》中讲:“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就是说,聪明人的养生之法就是顺从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命活动,使其保持平衡状态。这样就能不得病、少得病、迟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