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起名五行属什么?
“邓”姓用字五行与姓名学解析 出自《说文》:“邓,殷国也。”东汉应劭注曰;“今上谷、安定、北地、张掖有邓氏,皆殷人之后也。”据此可见,邓之姓氏得自国名。 “邓”字的字形在古代作“鄧”,从“邑”旁,表示这是一个地名。现代汉字简化后,“葉”改为“叶”,“鄧”去掉左边的“高”和右边的“声”,变成了一种新字形,但读音和含义都没有变。
在现今的姓氏典籍中,“邓”姓多归为以国为姓一类,其源出有两个:一个是商汤后裔封于邓,后人以国为姓;另一个是周武王封同父异母弟叔段于邓,叔段的后裔也以邓为姓。这两个渊源所对应的古地名分别是现在的河南邓州和湖北襄阳。
《广韵》记载:“邓,姓乡名。”意思是讲,在汉朝的时候,姓氏分得不是很清楚,有一些人的姓是姓,同时又是名字或地方的名称(如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宋代以后才真正确定姓氏的分界。现在的人习惯把祖先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所以,汉唐时期的那些皇公贵族们的姓氏,往往就是他们的名字。比如,汉武帝刘彻的祖父叫做刘买,西汉宗室淮南厉王的庶长子叫刘德,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亲哥哥刘扬等等,这些人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都被称作邓侯、邓王、邓公等。到了唐朝以后,这些人又被追尊为祖宗。这样,他们的子孙就以祖公之名作为姓氏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姓氏在历史上既做过姓又做过名的原因。而“邓”正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