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在五行中属什么?
《五音集》云:“宫、商、角、徴、羽,分阴阳两类,每一类各含五个音,共为十个音阶。” 《尚书·舜典》称:“命夔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其中的“直”“温”“宽”“栗”“刚”“虐”“简”“傲”八个字,与上述的“阴五音”和“阳五音”完全对应。 “直”对应的宫音,“溫”对应的商音,“宽”对应角音,“栗”对应的徴音,“刚”对应的羽音——这对应的是阴五音,下文简称它做“五音”;
“无凶虐”的“无”对应的正是阳五音中的角音(古代音韵学者认为阳声字归去声,但现代学者认为应属上声),“无傲”的“无”所对应的正是阳五音之徴音。 上引《书·舜典》还讲到:“诗言志,歌永言,舞记忆。”这里提到的“诗”“歌”“舞”都属艺术范畴,与音乐相关联。“吟诵”作为一种古典文体,其流传下来的作品大都是诗、词或曲,我们在这里讨论它与音乐的关系问题,就可以把它包括在上述“诗”的范围之内。
《礼记·乐记》指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这里的“舞”字指一种有舞蹈动作的表演,和后来的戏曲、舞蹈相当。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在先秦时代,“舞”这个词的使用似乎更广泛一些,指一般的歌舞表演。汉代以后的文献里则多用“舞”字来表示带有舞蹈动作的诗歌朗诵或歌曲演唱(参见徐复观《中国文艺思想史研究》第三章第二节“关于诗言志的问题”)。
既然谈到“诗言志”就会碰到一个怎样表述“志”的问题。这个问题和怎样给“音”分类息息相关。《礼记·乐记》说:“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这个“音”是就乐调的旋律而言的。《史记·孔子世家》提到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音”,说明这种以调式为主的“音”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如果再把视线放远一点,我们可以推测,至少在春秋晚期,中国的音乐理论已具备了今天五种调式的概念。 至于“诗言志”所表达的“志”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它是文人抒情言志的一种方式。这种“志”的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先秦时期的“志”是比较崇高的,往往是表达某种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两汉时期的“志”开始走向平民化,更多地表现了平民的喜怒哀乐。魏晋南北朝的“志”表现出一种清高绝俗的格调。隋唐以后,“志”的表现更加丰富,更多体现了个体的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