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五行属什么生肖?
1、汉字五行与周易五行的区别是什么? 答:很多人相信,汉字有五行之分,而且每一笔每一画都和相应的五行相联系。比如“水”字,写得像水流,所以是带水的;“火”字,写得像火烧着,于是属于带火的;“木”字,写得像树木,属于带木的;以此类推……这是汉字五行说的来源。 但是这仅仅只是形象描述而已,和真正的五行学说并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五行说起源于战国中期,是为了解释自然界现象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它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这五个元素相互滋生、互相制约,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同时,五行也是判断一切事物性质及其变化的最基本依据。
到了东汉时期,阴阳五行说被应用于推算年岁干支,成为纪年法的主要依据。后来,人们又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发明了算命算法,如五行的生辰八字算命法和紫微斗数等。虽然这些术数的计算方法各有不同,但五行无疑是其计算核心。 所以你看,无论是周易的阴阳五行还是汉字的五行,它们的本质都是用来描述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各种事物的阴阳属性,从而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只不过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因为基础理论的差异,需要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2、那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汉字的阴阳五行呢?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答:前面说过,汉字的五行只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它的本质其实是基于阴阳五行基础上的六书范畴。所谓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个部分。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属于造字方法,即汉字来源;形声、转注属于组字方式,即汉字结构。而这六书的范畴实际上正是阴阳五行的表现载体。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阴阳五行和汉字的五行其实都是描述同一类事情的不同视角。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他们的意义呢?这是因为,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大量信息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对这些信息作出分类处理。而这种分类处理往往是建立在阴阳五行或者汉字五行的基础之上的。
比如我写了一篇关于冬季养生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如果是按照阴阳五行的思路来分类,那么这篇文章就应该归属于阴(寒),而当天天气寒冷并且下雪,那么我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这一天所有类似的文章都归到了阴性一类;而如果当天是晴天,阳光灿烂,那么我可能会把所有类似的文字都归到阳类。其实这个归类过程其实就是简化复杂的信息渠道,并帮助大脑更好地进行记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毫无疑问受到我们的主观因素影响,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根据文章的五行归属给一篇文章起个好听的名字,比如《冬日暖阳》,那么无疑会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记住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