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景点有哪些?
1、洪洞大槐树 2、广胜寺(上、下) 3、洪崖洞 4、苏三监狱 5、明古城墙6、李家大院7、王家大院8、万安寺9、普救寺 10、蒲县东岳庙11、汾河公园 其它一些景点,如鼓楼,文庙,关帝庙等,因为历史原因,损毁严重,现在基本上已经修复好了!
一、大槐树移民遗址 大槐树是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著名的古迹。据记载,当时的洪洞县“广陌华宇,人烟凑集”,“士农工商,诸行百艺”,非常繁华。而大槐树则“高数十丈,根盘曲虬,枝叶茂郁”“夏阴清翳,秋实累累。”
如今,大槐树仍然挺立在当地人的心中。当地还有“问我祖先来何处,大槐树下住”的谚语。 而关于大槐树的传说,最出名的莫过于“洪洞老槐树下的移民碑记”了。在明代成化年间,由于黄河泛滥,河北地带水患频发,百姓生计困难。于是朝廷便组织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移民运动——从山西向河北的移民迁徙。
这些移民经过千里迢迢的跋涉之后,来到一块平原上,却惊奇的发现,这里早已有人定居。原来,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方边境,防止鞑靼的侵扰,于永靖二年(公元1375年)将云中(今呼和浩特)二十多万户突厥人内迁,以充实京师周边及河北地区。他们被分插到各府州县落户,从事农耕,隶属于当地的卫所或里甲。
为了记住这次移民的经历,明朝在洪洞县南门外修建了“古槐书院”,并在院内种植了一棵老槐树;在县城东北角的城墙上,还修建了一座望槐楼。后来,“古槐书院”改名为“崇贤书院”。这座书院一直办到了清朝末年。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袁世凯在晋阳成立山西北洋政府后,以“崇贤书院”旧址为衙门,将其改为“绥靖公署”,并聘请郭沫若担任参议。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进驻冀南,设立司令部和129师医院。后来,这处院落变成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以及军区所在地。 而那株老槐树,也在这里历经了数百年的沧桑。1995年的时候,这株老槐树竟然枯死了。当地人为其举办葬礼,并立起墓碑予以纪念。这株老槐树其实早就应该死去,因为它身上共有三个大伤口,其中两个是因树身腐烂引发的内部分裂,另一个则是明嘉靖三十八年洪洞地震时,由地面沉陷造成的。
二、广胜寺 说到洪洞的旅游景点,就不得不提到广胜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建筑分为上、下两院,中隔瀑布。上院供僧人居住,下院供奉的是佛像。
整个寺院布局整齐,气势雄伟。进入山门,沿中轴线依次向上,第一进殿宇即为飞檐斗拱、造型庄严的大雄宝殿,再向前便是宝塔。登上塔顶的八角亭,可远眺华北平原的风光。
广胜寺原名玄都上帝庙,后改称大兴国寺。建于唐代,据说当时李世民曾在这里下旨放粮,因此老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就在这里为他建起了庙宇。 广胜寺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这里珍藏的《赵城金藏》。这部藏于深闺的典籍,是用泥金书写制成的佛门宝典,堪称我国古代出版业的奇葩。
它还是国家图书馆的首批馆藏书目之一,更是第一批走向世界的中国文献珍品。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也是这里的一盛事——这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生日,人们会前来烧香拜佛,祈福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