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属于五行的什么?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根据长期的生活和生产的经验,观察到了包括人类本身在内的自然界可以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和五种现象中概括出来,这五种物质中任一种物质的运动变化都影响其他几种物质的形成和变化。把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按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性质加以归类,便创立了“五行相生相克说”。“生”指促进、助长、资生;“克”指抑制、制约、克服。“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木,“五行相克”的顺序恰好相反。“五行相生相克说”揭示了宇宙万物之间的“一体性和相关性”,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五种物质相生相克、互相转化、无穷无尽地运动变化的结果。
因为宇宙万物都是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形成,所以,这五种物质又都可以从本源上将宇宙万物包括在内。《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段古文便是对五行所包含的自然界的现象予以归类。后来中医、建筑、方位、占卜学等无不包含了五行的理论,都赋予五行以不同的意义和功用,中医的五脏、五行、五味、五色与“生克说”的具体规律和准则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