玷五行属性什么?
在中国古代,古人相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作用构成的,并且通过这五种元素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宇宙间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高度的概括。而对人来说,其形体的构成亦不例外。中医对人的生理功能作了高度的概括,认为人的形体由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构成,而其生理功能又是以五行学说来概括的。其中,心、肝、脾、肺、肾分别归属于五行的“火”、“木”、“土”、“金”、“水”五行,称之为“五脏配五行”。
中医认为人体内这五个脏器之间存在着如同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一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当这种关系遭到破坏时,内脏的功能失去平衡时,即是生病。中医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当中,依据五行学说,总结了许多治疗经验。在治疗内脏疾病时,往往从其他相应的内脏着手,通过调整其功能而使病脏之功能恢复平衡。例如,对肾虚的患者,在用药方面往往加入补脾药;在针灸方面常常取肝经之穴位等。这都是以五行为理论依据的。中医在疾病的诊断方面也用五行学说。例如,一个人经常出现怕冷的症状,并且这种症状经常反复出现,连续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么在中医里,即可认为此人经常出现外感寒邪,寒邪直中脾胃而致脾虚。因为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失所摄而致脱发、齿枯等。
以上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五行学说并不深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依据五行学说来看待周围发生的各种事情。因此说,五行学说源于生活,它是一种对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现象的高度概括。如果人们经常依据五行学说来指导健康保健及疾病的预防,必定会收到良好效果。人生有五劳,五脏受害不同,七情内伤之害最大。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