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是什么生肖意思?
“未时”是13时至15时,即下午1时正至 3时正的时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生的人属于“午马”或者“未羊”。古人根据每天太阳的位置变化划分出不同的时段,每个时段分为三个小时,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其中“子”“午”和“卯”都对应着南北方向,而“丑”“未”和“辰”都对应着东西方向。
具体说来,“子”就是现在23点至1点的时间段;“丑”就是1点到3点;“寅”就是3点到5点;“卯”就是5点到7点;“辰”就是7点到9点;“巳”就是9点到11点;“午”就是11点到13点;“未”就是13点至15点;“申”就是15点至17点;“酉”就是17点至19点;“戌”就是19点至21点;“亥”就是21点至23点。
由于古代没有钟表,人们很难准确知道具体时间,因此就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戌亥”这些带有方位含义的词来表示时间。在十二地支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丑寅卯辰巳午未”这六个字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赖。
以“丑”为例,它代表了一个时间概念但却与另一个时间概念“寅”矛盾,因为“寅”代表的是“日始”也就是一天当中的第一个时辰。同样,“卯”代表了“日出”却与“辰”发生了矛盾,因为“辰”代表了“食时”也就是古人吃早餐的时候。以此类推,我们发现如果以一个地支作为时间的标准的话,那么其他的地支都会与之发生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是循环往复的。
古人很聪明,他们发现了这个规律,并巧妙利用了这一特点制作出了精美的“地支计时器”——圭表。这种圭表由两片长度相近但内部中心线不相交的刻线组成,在中间竖立的杆子不动的情况下,两片的侧影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在地面投影出各个地支的时间影象。
由于这种圭表的制造难度低而且非常直观,所以被广泛使用,至今我们仍能在一些古建筑中找到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