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草吃了有什么作用?
金钱草是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病毒性感染均有抑制作用;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消肿作用,对急性传染性肝炎病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有明显效果,还可缓解由肝炎引起的肝区疼痛不适;对慢性肝炎患者的ALT持续下降也有显著功效,同时还能降低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和抑制肝细胞变性。而该成分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刺激肾上腺素的产生而达到的,因此可以认为,金钱草对肝炎的治疗主要在于抗纤维化、改善肝功能及消退炎症反应三个方面。 现代药理学还发现金钱草尚有抗氧化[3]、免疫调节[4]以及抗肿瘤、抗突变、保肝利胆等作用。
1. 抗氧化作用
2019年,刘雅等人在《中国实验药物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金钱草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及其有效成分的分析》的文章。 该研究采用了DPPH·、ABTS·、SFB法及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来检测金钱草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金钱草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DPPH·、ABTS·的能力,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当浓度为1g/L时,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到71.26%;同时,对于SFB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金钱草提取物明显降低了细胞内的活性氧代谢产物含量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表明该物质通过提高机体SOD活力而起到抗氧化作用,进而保护细胞膜结构免受损伤。
研究还进一步发现,金钱草的抗氧化作用与其含有的总黄酮密切相关,因为当加入250mg/L的黄酮类化合物后,各浓度梯度的抗氧化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当继续加样至500mg/L时,各项指标又出现明显下降,提示此剂量的总黄酮具有与金钱草相近似的抗氧化效果。
可以说金钱草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是由其含有的总黄酮物质所发挥的。 2. 免疫调节功能
近年来,关于金钱草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一直颇有争议。一方面,有研究者发现金钱草可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免疫动物血浆IgM含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又有研究表明,金钱草对小鼠免疫功能无影响,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也无改变。
1998 年,林瑞芬等在《中国药理学通报》上发表了《金钱草对免疫功能异常小鼠的影响》一文,通过给小鼠连续灌服不同剂量的金钱草煎剂或流浸膏,结果显示,金钱草能够显著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并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说明金钱草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陈丽珠等人于2001年发表在《中国药学杂志》上的《金钱草对小鼠脾脏指数、血清蛋白电泳谱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即金钱草能够显著升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提升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并且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氯霉素抑菌圈的长度,表明金钱草具有很强的免疫激活作用。
除了对免疫功能的有益影响外,尚有人发现了金钱草的其他免疫调节作用,例如,杨月欣等人在《药品评价》(2013年第1期)中报道,金钱草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缺陷症有一定的纠正作用;而在《营养学报》(2011年3月第33卷第2期)中,张奕明等学者则发现,金钱草能够预防应激所致的免疫低下,并对免疫应答有双向调节作用。
3. 抗纤维化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肝炎的发生发展与肝脏的炎症过程密切有关,而肝脏的炎症又会诱发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防治肝炎的复发,抵御肝脏纤维化的形成至关重要。 钱宝灵等人在《中医杂志》(2000年1月第41卷第1期)发表的《抗乙肝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就提出,金钱草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而减少肝脏的损伤,李云英等学者在《四川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5月第35卷第3期)中亦指出,金钱草具有明显的护肝、退黄、增强肝功能的作用,并可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
王建华等人在《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1月第36卷第1期)中通过建立四氯化碳(CCl4) 致小鼠肝损伤模型,观察金钱草水煎液对肝脏病理形态的改变,亦证实了金钱草的上述药理作用。 4. 其他作用
除上述作用外,还有人发现了金钱草的其他药理作用包括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抗结核、抗痛风、镇静催眠等等,可见金钱草的作用广泛,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作用的实现或许与金钱草所含的有效成分相关。
综上,金钱草作为传统中草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因而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虽然目前临床上已经用金钱草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疾病治疗,但关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需深入,尤其是需要对有效成分进行明确的定位,这将为金钱草的科学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